<strike id="xrxg5"></strike>

  • <center id="xrxg5"></center>
    <tr id="xrxg5"><sup id="xrxg5"></sup></tr>

    <th id="xrxg5"></th>
      您現在的位置: 溫州天佑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法律法規 >> 其他知識產權 >> 正文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作者:溫州天佑商標事務所    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2/8/7 

     1.2002年10月12日公布
      2.法釋[2002]31號
      3.自2002年10月15日起施行
     

      為了正確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的規定,就適用法律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人民法院受理以下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
     。ㄒ唬┲鳈嗉芭c著作權有關權益權屬、侵權、合同糾紛案件;
     。ǘ┥暾堅V前停止侵犯著作權、與著作權有關權益行為,申請訴前財產保全、訴前證據保全案件;
     。ㄈ┢渌鳈、與著作權有關權益糾紛案件。
      第二條 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由中級以上人民法院管轄。
      各高級人民法院根據本轄區的實際情況,可以確定若干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
      第三條 對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查處的侵犯著作權行為,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追究該行為人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人民法院審理已經過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處理的侵犯著作權行為的民事糾紛案件,應當對案件事實進行全面審查。
      第四條 因侵犯著作權行為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著作權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所規定侵權行為的實施地、侵權復制品儲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前款規定的侵權復制品儲藏地,是指大量或者經常性儲存、隱匿侵權復制品所在地;查封扣押地,是指海關、版權、工商等行政機關依法查封、扣押侵權復制品所在地。
      第五條 對涉及不同侵權行為實施地的多個被告提起的共同訴訟,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被告的侵權行為實施地人民法院管轄;僅對其中某一被告提起的訴訟,該被告侵權行為實施地的人民法院有管轄權。
      第六條 依法成立的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根據著作權人的書面授權,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第七條 當事人提供的涉及著作權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著作權登記證書、認證機構出具的證明、取得權利的合同等,可以作為證據。
      在作品或者制品上署名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著作權、與著作權有關權益的權利人,但有相反證明的除外。
      第八條 當事人自行或者委托他人以定購、現場交易等方式購買侵權復制品而取得的實物、發票等,可以作為證據。
      公證人員在未向涉嫌侵權的一方當事人表明身份的情況下,如實對另一方當事人按照前款規定的方式取得的證據和取證過程出具的公證書,應當作為證據使用,但有相反證據的除外。
      第九條 著作權法第十條第(一)項規定的“公之于眾”,是指著作權人自行或者經著作權人許可將作品向不特定的人公開,但不以公眾知曉為構成條件。
      第十條 著作權法第十五條第二款所指的作品,著作權人是自然人的,其保護期適用著作權法第二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著作權人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其保護期適用著作權法第二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
      第十一條 因作品署名順序發生的糾紛,人民法院按照下列原則處理:有約定的按約定確定署名順序;沒有約定的,可以按照創作作品付出的勞動、作品排列、作者姓氏筆劃等確定署名順序。
      第十二條 按照著作權法第十七條規定委托作品著作權屬于委托人的情形,委托人在約定的使用范圍內享有使用作品的權利;雙方沒有約定使用作品范圍的,委托人可以在委托創作的特定目的范圍內免費使用該作品。
      第十三條 除著作權法第十一條第三款規定的情形外,由他人執筆,本人審閱定稿并以本人名義發表的報告、講話等作品,著作權歸報告人或者講話人享有。著作權人可以支付執筆人適當的報酬。
      第十四條 當事人合意以特定人物經歷為題材完成的自傳體作品,當事人對著作權權屬有約定的,依其約定;沒有約定的,著作權歸該特定人物享有,執筆人或整理人對作品完成付出勞動的,著作權人可以向其支付適當的報酬。
      第十五條 由不同作者就同一題材創作的作品,作品的表達系獨立完成并且有創作性的,應當認定作者各自享有獨立著作權。
      第十六條 通過大眾傳播媒介傳播的單純事實消息屬于著作權法第五條第(二)項規定的時事新聞。傳播報道他人采編的時事新聞,應當注明出處。
      第十七條 著作權法第三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轉載,是指報紙、期刊登載其他報刊已發表作品的行為。轉載未注明被轉載作品的作者和最初登載的報刊出處的,應當承擔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
      第十八條 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第(十)項規定的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是指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社會公眾活動所處的雕塑、繪畫、書法等藝術作品。
      對前款規定藝術作品的臨摹、繪畫、攝影、錄像人,可以對其成果以合理的方式和范圍再行使用,不構成侵權。
      第十九條 出版者、制作者應當對其出版、制作有合法授權承擔舉證責任,發行者、出租者應當對其發行或者出租的復制品有合法來源承擔舉證責任。舉證不能的,依據著作權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的相應規定承擔法律責任。
      第二十條 出版物侵犯他人著作權的,出版者應當根據其過錯、侵權程度及損害后果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出版者對其出版行為的授權、稿件來源和署名、所編輯出版物的內容等未盡到合理注意義務的,依據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的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出版者盡了合理注意義務,著作權人也無證據證明出版者應當知道其出版涉及侵權的,依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出版者承擔停止侵權、返還其侵權所得利潤的民事責任。
      出版者所盡合理注意義務情況,由出版者承擔舉證責任。
      第二十一條 計算機軟件用戶未經許可或者超過許可范圍商業使用計算機軟件的,依據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第(一)項、《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一)項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第二十二條 著作權轉讓合同未采取書面形式的,人民法院依據合同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的規定審查合同是否成立。
      第二十三條 出版者將著作權人交付出版的作品丟失、毀損致使出版合同不能履行的,依據著作權法第五十三條、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七條以及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條的規定追究出版者的民事責任。
      第二十四條 權利人的實際損失,可以根據權利人因侵權所造成復制品發行減少量或者侵權復制品銷售量與權利人發行該復制品單位利潤乘積計算。發行減少量難以確定的,按照侵權復制品市場銷售量確定。
      第二十五條 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無法確定的,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請求或者依職權適用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確定賠償數額。
      人民法院在確定賠償數額時,應當考慮作品類型、合理使用費、侵權行為性質、后果等情節綜合確定。
      當事人按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就賠償數額達成協議的,應當準許。
      第二十六條 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的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包括權利人或者委托代理人對侵權行為進行調查、取證的合理費用。
      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和具體案情,可以將符合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律師費用計算在賠償范圍內。
      第二十七條 在著作權法修改決定施行前發生的侵犯著作權行為起訴的案件,人民法院于該決定施行后做出判決的,可以參照適用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的規定。
      第二十八條 侵犯著作權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著作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權利人超過二年起訴的,如果侵權行為在起訴時仍在持續,在該著作權保護期內,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被告停止侵權行為;侵權損害賠償數額應當自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之日起向前推算二年計算。
      第二十九條 對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侵權行為,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請求除追究行為人民事責任外,還可以依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三款的規定給予民事制裁,罰款數額可以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確定。
      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對相同的侵權行為已經給予行政處罰的,人民法院不再予以民事制裁。
      第三十條 對2001年10月27日前發生的侵犯著作權行為,當事人于2001年10月27日后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采取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或者證據保全措施的,適用著作權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條的規定。
      人民法院采取訴前措施,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訴前停止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和保全證據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的規定辦理。
      第三十一條 除本解釋另行規定外,2001年10月27日以后人民法院受理的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涉及2001年10月27日前發生的民事行為的,適用修改前著作權法的規定;涉及該日期以后發生的民事行為的,適用修改后著作權法的規定;涉及該日期前發生,持續到該日期后的民事行為的,適用修改后著作權法的規定。
      第三十二條 以前的有關規定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準。

     
      (責任編輯:admin)  
      
  • 上一篇文章: 沒有了
  •  
  • 下一篇文章:
  •  
     
     

     

    浙江庭奎律師事務所、溫州天佑商標事務所網站版權與免責聲明:
    1、本站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本站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本站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本站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本站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溫州天佑商標事務所”。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站原發)”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最受關注的資料
     
     
      本站推薦的資料
     
     
      與該資料相關的資料
      關于“中國專利數量躍居世界首位”的冷
    專利行政執法能力提升工程實施
    國家知識產權局全面啟動專利行政執法能
    華為中興歐洲專利訴訟升級 專家呼吁中止
    中國國際專利申請量全球第四
    全國企業發明專利翻番有底氣
    我國發明專利授權大幅增長
    田力普:專利千萬不能唯指標唯數量
     
    Copyright 2012 溫州天佑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地址:溫州市鹿城區人民路新世紀大廈20樓G座 郵編:325000
    服務電話:0577-88897921、18958896118、18906665635 EMAIL:admin@wztysb.com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18禁_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_av鲁丝一区鲁丝二区鲁丝三区_一级国产片一区二区三区
    <strike id="xrxg5"></strike>

  • <center id="xrxg5"></center>
    <tr id="xrxg5"><sup id="xrxg5"></sup></tr>

    <th id="xrxg5"></th>